生态与科技共舞,守护珍稀野生动物 成都勾勒出公园城市生态宏图

在那片被绿意盎然温柔拥抱的天府之国,成都,正以大熊猫等珍稀旗舰物种的保护为笔,勾勒出一幅公园城市的生态宏图。它以厚植自然基底为志,不断探索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奥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篇章,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熊猫的温馨家园,成都于11月底举办了以熊猫为名的国际盛会,向世界传递着生态保护的强音。这里是全球唯一一座既拥有圈养大熊猫又拥有野生大熊猫的超大城市,熊猫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展现。从建筑到雕塑,从文创到酒店,熊猫元素无处不在,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和花”熊猫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有人清晨六点便排队等候,只为一睹这位“动物大明星”的真容。正因这些可爱的生灵,成都熊猫基地今年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稳居全国旅游热点目的地之列。然而,在这份热闹的背后,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潜心科研,智慧与汗水交织,为大熊猫的未来精心耕耘。30余年来,成都熊猫基地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科研工作,攻克了大熊猫人工饲养与管理、繁殖与育幼等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75项研究成果和109项国家专利。如今,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种群,科研成果不仅惠及大熊猫,还推广应用于华南虎、小熊猫等其他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大自然赋予成都的珍贵礼物。成都珍视这份礼物,努力涵养生态,潜心科研繁育,让这座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成为了大熊猫欢乐栖居的乐园。除了大熊猫,成都还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居民”。冬季来临,高山将寒风阻挡在外,成都平原温暖的气候吸引着众多候鸟前来越冬。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在湖水中游弋,享受着成都的馈赠。为了更好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都出台了《公园城市滨水绿地鸟类栖息地植物景观营建指南》,为鸟类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在政策的指引下,成都还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市公园城市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清风行动2024”,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人们总能在成都市内的各大公园、滨水绿道看到群鸟齐飞的壮观场面。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手段与时俱进。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野外红外相机智能监测、卫星追踪等手段,成都不断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大熊猫国家公园频频拍到大熊猫母子外出觅食的珍贵画面,生动展现了大熊猫的自然状态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显著成效。珍稀野生动物频频“敲门”,是动物对人类的善意“示好”,更是大自然对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肯定。截至目前,成都已记录陆生野生动物76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6种。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个生命的到来。(赵蝶)(图据成都公园城市)编辑:赵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旅游
回顾桑兰与丈夫黄健恋爱路:风雨十四载备受质疑
下一篇:“妈,你当年咋看上我爸的?”看到爸妈的结婚照,我又相信爱情了